國際企業永續新聞
1. 雀巢8000公頃森林復育計畫啟動
來源: 食力foodNEXT發布時間: 2025/08/24關鍵字: 森林復育、碳封存、供應鏈永續、農林混作
新聞摘要:雀巢宣布與re.green及Barry Callebaut在巴西展開大規模森林復育與農林混作專案,總計覆蓋8,000公頃、植樹1,100萬株,預計帶來長達20至30年的碳封存效益。
詳細內容:
•與re.green合作:在巴伊亞州展開30年大西洋沿岸森林復育專案,涵蓋2,000公頃,種植330萬株本土樹木,預估可帶來88萬個碳信用額度
•與Barry Callebaut合作:在巴伊亞州與帕拉州推動6,000公頃農林混作,種植770萬株樹木
•總投資:雀巢與Barry Callebaut共同承擔約60%成本
•目標:2030年前全球「種植2億棵樹」承諾的重要一環
•效益:提升咖啡與可可產地氣候韌性,支持農戶生計
商業意義:
•企業ESG戰略落實到供應鏈前端
•結合環境保護與商業利益
•強化品牌永續形象
•推進2050淨零承諾
2. 綠色金融與人工智慧:促進永續發展的催化劑
來源: ScienceDirect -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發布時間: 2025年8月22日關鍵字: 綠色金融、人工智慧、ESG、永續發展、金融科技
新聞摘要:最新研究使用TVP-VAR-SV模型揭示綠色金融(GF)和人工智慧(AI)在促進永續發展中的時間依賴性互動關係。
詳細內容:
•綠色金融顯著降低ESG相關不確定性指數(ESGUI),在永續市場中發揮穩定作用
•AI在早期實施階段會暫時提高ESGUI,但在後續階段會逐步降低不確定性
•2024-2025年期間,AI對ESG不確定性的影響模式有所改變
•綠色金融對AI發展有正面影響,AI也反過來促進綠色金融發展
•COVID-19期間這種相互促進關係出現例外
商業意義:
•金融科技與永續發展的深度融合
•AI技術在ESG投資決策中的應用前景
•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的技術驅動力
•為投資機構提供風險管理新工具
台灣能源政策新聞
3. 核三延役公投落幕!賴清德強調堅守3大原則
來源: 遠見雜誌發布時間: 2025年8月23日關鍵字: 核三延役、公投、能源政策、核能安全、淨零排放
新聞摘要:核三延役公投開票結果出爐,全國同意票達434萬票,不同意票151萬票,同意與不同意比例約為73.5%與25.6%,雖未過500萬票門檻,但凸顯民眾傾向支持核三延役。
詳細內容:
•公投結果:同意票434萬1,432張 vs 不同意票151萬1,693張
•屏東縣(核三廠所在地):同意票12萬720票,不同意票9萬460票,同意率56.6%
•恆春鎮(核三廠旁):同意票4,103票,不同意票2,658票
各方回應:
•賴清德總統:堅守「核安無虞、核廢有解、社會有共識」三大原則,不排除新核能技術
•和碩董事長童子賢:「雖敗猶榮」,433萬票展現社會對核電支持
•國民黨:「沒有穩定電力,就沒有國家競爭力」
•民眾黨黃國昌:同意票是不同意票三倍,民意不容忽視
政策影響:
•政府將依《核管法》程序推進
•核安會需訂出完整安全審查辦法
•台電需依法進行自主安全檢查
•能源轉型政策面臨調整壓力
國際組織環境新聞
4. UNEP甲烷警報和回應系統監測全球暖化
來源: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UNEP) Threads發布時間: 2025年8月23日關鍵字: 甲烷排放、全球暖化、監測系統、氣候變遷
新聞摘要:UNEP發布甲烷警報和回應系統(Methane Alert and Response System),監測全球重大甲烷排放,通知各國和企業採取適當行動。
詳細內容:
•人類活動產生的甲烷排放約占當前全球暖化的30%
•甲烷警報和回應系統監測地球重大排放源
•系統會通知相關國家和企業,促使其採取適當行動
•提供常見問題解答,幫助理解系統運作方式
環境意義:
•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
•短期內減少甲烷排放對控制全球暖化至關重要
•透明化監測有助於問責和行動
•支持全球氣候目標達成
5. 聯合國塑膠條約談判未達共識
來源: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UNEP)發布時間: 2025年8月15日關鍵字: 塑膠污染、國際條約、環境治理
新聞摘要:經過10天談判,第五次政府間談判委員會(INC5)在日內瓦結束,但未能就全球塑膠條約文本達成共識,談判將在未來某個日期恢復。
詳細內容:
•INC5談判於8月15日在日內瓦結束
•各國未能就塑膠條約文本達成共識
•UNEP執行主任表示:「我們沒有達到預期目標,但人們希望達成協議」
•談判工作將繼續,因為塑膠污染問題不會停止
政策影響:
•全球塑膠污染治理面臨挑戰
•國際合作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
•企業和民間社會角色日益重要
引用來源清單